安庆市找准美丽乡村建设与脱贫攻坚工作的结合点,规划建设向贫困村延伸,资源向贫困村倾斜,通过完善人居环境,提升基础设施水平,促进贫困村自我发展能力整体提升,助推脱贫攻坚行动。
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,安庆市把规划建设向贫困村进一步延伸。在落实中心村布点的同时,该市相关部门将规划与贫困村相结合,采取竞争激励申报机制,把贫困村优先列入省、市级美丽乡村中心村规划建设。该市要求贫困县申报年度市级中心村的贫困村不少于3个,其他县(市、区)贫困村不少于2个。目前,全市375个贫困村中,已有225个村规划建设美丽乡村,其中省、市级中心村132个,力争3年时间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延伸覆盖所有贫困村。安庆市还连续几年出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,加快“建设村庄”向“经营村庄”转变,整合发挥“旅游+”带动功能,把美丽乡村打造成乡村旅游聚集区和综合体。岳西县在6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中,选择21个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的村实施旅游产业扶贫,整合建设资金和项目,在旅游规划、旅游硬件设施中给予支持。
安庆市推动各项资金向贫困村汇聚,对贫困村规划建设市级中心村,市财政拨付每村100万元专项资金。该市同步改进市级专项资金拨付方式,由过去 “以奖代补”转变为“因素测算法”,上半年一次性下达预算支出指标。该市现在资金使用重点更加突出,全市有40%专项资金被集中用于农村改水改厕和垃圾处理等民生工程。去年,全市整合涉农资金4.14亿元,有效带动社会资金投向贫困村和美丽乡村建设。安庆还把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美丽乡村建设范围,在中心村规划建设中统一设计建设老年活动中心。贫困中心村的五保老人,由政府集中供养、统一建房。
安庆市连续5年实行市级领导、市直单位结对帮扶美丽乡村制度,重点结对帮扶贫困村中心村,从项目、资金、物资、技术和信息等方面给予支持。每年举办全市美丽乡村建设专题培训班,邀请省直部门有关规划建设、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专家为村级负责人授课。该市还开展“百企帮百村”脱贫攻坚行动,带动美丽乡村贫困户发展产业,促进多方受益、合作共赢。全市各地在绿化管护、环卫保洁等村内公益岗位优先安排贫困户,既让贫困户获得劳动报酬、增加收入,又能促进中心村长效管护机制的建立。
【编后】
通常贫困村在公共基础设施和其他公共产品投入上缺少投入来源,因而可能陷入进一步贫困的恶性循环。安庆市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,整合各方面资源,有效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,发展脱贫产业,使贫困村有能力早日摘掉“贫困帽”。
潜山县“三大革命”助推文明创建
潜山县通过“三大革命”,改善了农村环境,提高了村民的幸福指数,为文明创建添砖加瓦。
该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已于2015年通过省级验收,有成熟的运行机制,完整的人员配备,再加上文明创建活动的开展,农村面貌焕然一新。家住梅城镇潘铺村的村民刘根说:“通过文明创建活动的开展,大家都重视生活环境了,随手扔垃圾的少了,甚至同城里人一样,也开始对垃圾进行分类”。
该县除了在集中的村庄实施人工湿地外,还在一些中心村试行污水微动力和物理化处理,彻底治理污水。至今年底前,潜山县将完成53个中心村污水处理运行工作。
2016年以来,潜山县全面启动乡镇集镇区、美丽乡村中心村、自然村示范点以及县城周边、景区周边、主要道路沿线的旱厕整治,累计拆除或改造旱厕6000余座。对主动拆除和改造的旱厕,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予以实施,每座旱厕补助1500元,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改造任务的农户,增加500元奖励。天柱山镇天寺村村民高森波说:“以前,通往天柱的道路两旁,有很多简易的厕所,既影响美丽,卫生条件也差。自从开展厕所革命后,简易的厕所拆除了,家家户户的厕所更加干净,也建立了标准的AAA旅游公厕,使得通往天柱的道路环境变得更加美丽”。
怀宁突出“三大革命”改善农村环境
为加强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改厕工作,创造干净、整洁的农村人居环境,怀宁县立足更高站位、坚持问题导向、聚焦薄弱环节,全力推进农村“三大革命”。
清河乡美丽乡村李柳林中心村垃圾处理实现了日产日清,形成了“户集、村收、乡转运、县处理”运作体系,修筑雨污分流管网,对水塘进行了全面整治,卫生改厕完成90%。据了解,怀宁县从6月起打响农村陈年垃圾清理的歼灭战,对历史形成的规模以上非正规垃圾堆放点,确定分年度整治计划和整治项目,全县所有乡镇政府驻地、美丽乡村中心村、列入“十三五”农村环境整治任务的建制村。
在平山镇汪岭村,过去村民随意排放的污水,现在全部进入新建的村污水处理站,经过太阳能微动力一体化设备和人工湿地处理达标后再进行排放。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,平山镇将生活污水治理,列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重点,结合项目实施,加大资金、科技和人力投入,按照“组有处理点、村建处理站”的标准,有序推进污水管网全覆盖,并以村为单位,组建村民理事会开展日常管护,建立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的考评机制,确保污水处理有人管、管得好。到2020年,全县所有乡镇政府驻地、美丽乡村中心村、列入“十三五”农村环境整治任务的建制村,以及重点流域周边、水源地重点地区和环境敏感区的村庄,将实现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全覆盖。
作为农村“三大革命”的重头戏,怀宁县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建设卫生厕所,向洁净乡村迈进。腊树镇该镇高旗村村民徐爱霞住进了 “小洋楼”,令她得意的是从此告别了旱厕,用上了洁净的水冲式厕所,粪液集中收集到化粪池,进行无害化处理。该镇规划所负责人带着对改厕还在犹豫的村民到她家来参观学习。未来几年,将完成全县自然村2万户常住农户卫生厕所改造。
桐城市引入市场机制助推“三大革命”
推进农村垃圾、污水、厕所专项整治,是我省农村环境整治“三大革命”,更是2017年深化美丽乡村建设的“重头戏”。 桐城市为完善农村环境专项整理的长效机制,除了将有关费用纳入地方财政预算,还大力推进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市场化,引入PPP模式实行垃圾污水治理,按照“使用者付费”原则,出台污水处理费征收制度,建立各级财政资金、村集体资金、村民付费相结合的费用分担机制。正在制定《桐城市关于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实施方案》,计划7月底前全面完成市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编制,10月底前城乡一体化环卫PPP项目落地实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