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2015年春耕备耕调查
为及时了解安庆市春耕备耕情况,近期市统计局在枞阳、岳西两县组织开展了春耕备耕情况专项调查。调查分别在两县四个乡镇选取40户农户作样本,调查内容包括化肥、农药、种子、农膜等生产资料的需求情况,市场储备和价格变动情况,以及农户实际购买情况等。从调查情况看,除种子价格略有上升外,其他主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,市场货源储备充足,农户生产积极性较高,春耕备耕进展顺利。
一、春耕备耕形势较好
(一)农资需求增长,农户种粮积极性较高。调查显示,农户对主要农资需求均有不同程度增长。对化肥需求增长4.3%-8.3%,特别是钾肥、复合肥需求增长10%左右;对种子需求增长2.2%,其中水稻、玉米、大豆的良种需求更高;对农药需求增长4.8%,其中对除草剂需求增长6.2%;对农膜、农用柴油的需求基本持平。从农户实际采购情况看,已购买春耕用化肥45%,种子49%,农药48%,农膜32%,农用柴油17%,其中农药、农膜、农用柴油已购买量较去年同期分别上升了3.46、8.50和20个百分点,农资购买较多的集中在种植大户。由于国家实施水稻最低收购价,市场上水稻价格上扬,种植前景看好,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较高。特别是价格更有优势的粳稻种植面积在扩大。玉米、大豆的种植成本相对较低,市场价格稳中有升,种植面积在扩大。油菜因人工成本高,面积减少;棉花种植面积受去年价格影响,种植户遭受到一定的经济损失,今年将有所下降。
(二)农资价格有涨有跌,备耕农资供应充足。受大宗商品石油价格大幅下跌影响,在下游产品中,化肥、农膜、柴油等农资价格下降,尿素、磷肥、农膜、柴油分别下降5.3%、8.3%、2.9%和6.7%。除棉种价格下降15.6%,其他种子价格均有上涨,水稻、玉米、大豆种子价格分别上涨5.5%、9.1%、10.0%。去年入冬以来,各级农资管理部门和经营单位及时加强市场供求信息的收集调查,开展农资货源的组织、调配,多渠道备足备齐各类农资,基本满足春耕生产需要。农资供应商向农户开展农资预订、赊销、上门配送等服务,极大地方便了种植户。在做好农资储备的同时,为确保农市场的稳定,各地开展了农资市场专项治理,突出抓种子、农药、化肥等市场的检查和整顿,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的违法行为。
(三)暖冬气候无冻害,田间作物长势较好。去年冬天气温较好,为暖冬天气,没有出现大的冻害,田间主要种植的小麦、油菜、蔬菜、绿肥等长势均较好,苗情较上一年有所提升。据枞阳县苗情监测点调查,小麦、油菜一类苗分别占40%和23.5%,二类苗占50%和62%,三类苗占10%和14.5%。一、二类苗同比增10个百分点。
(四)服务春耕生产,宣传指导及时跟进。刚开春,市农委及有关部门就利用广播、电视、网络进行春耕备耕宣传,举办了两期油菜、小麦春季管理技术现场培训会,印发农技简报、备耕资料等。开展农机备耕服务,帮助农户进行春耕所需农业机械的检修和保养。目前,市、县、乡(镇)三级共举办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1258期次,受训农民和农技人员10.8万人次。
二、春耕备耕存在的问题
(一)劳动力资源外流,生产基本要素下降。农村文化程度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,留守的大部分是老弱妇幼,对农业新品种、新技术的推广带来不利影响,人(劳动力)作为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要素在下降。经调查了解,乡镇中有40%的主要劳动力外出打工,30%在附近半农半工(商),只有不到三成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,并且年大体弱、女性偏多。由于劳动力不足,有些农户的水稻种植由双改单,或由“一麦一稻”改单种一季稻。
(二)地理环境制约,规模种植上升空间变窄。畈区的农田基础设施相对较好,而山区坡地农田基础设施差,塘口蓄水能力差,抗灾能力弱,无机耕路,不适合规模化、机械化耕作。经过一段时期的土地流转承租,适合规模种植的成片畈地田块减少,加上土地确权未完成,农户担心长时间租给别人种,可能形成实际占有,想收回时难。在人工成本高起,不能规模化、机械化生产,将摊高种植成本,种植收益下降,制约粮食生产的进一步发展。
(三)种植成本增涨,生产效益下降。由于农业种植生态恶化,农药、化肥的使用量不断上升,成本不断增加,散户种一亩田收益在600元左右,含自身的人力成本。承租户一亩田收益在300元左右。若遇灾害天气,烂种、烂苗以及病虫害发生几率也随之增加,收入更微,更有可能亏本。农户反映,种一亩田不如打三天工。
三、几点建议
(一)加强农资市场监管,维护农资市场秩序。春耕备耕时节,农资市场最为活跃,要进一步加强农资市场的监管,保障农药、种子、化肥等农资的质量,防坑农伤农,维护农资市场秩序。及时收集掌握市场供需信息,加强农资市场调剂,保障市场供应。
(二)加大田间管理,做好各项支农服务。有关部门要加强支农服务,及时发布苗情、墒情和病虫情信息。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,因地制宜地向群众推广适用技术,指导农民科学管理田间作物。针对近期雨水较多,气温较低特点,加强清沟沥水,养根护叶等工作,减小对小麦、油菜等作物的不利影响。
(三)加快确权平整,实现适度规模种植。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,提高农业抗自然灾害能力。结合安庆市农业发展“5211”工程,大力推进五个100万亩优质粮、油等生产基地建设,集中资金加快土地平整,利于机械化耕作,降低人工成本,提高农业生产效益。加快土地确权进程,给农户“确实权,办铁证”,消除心理疑虑,进一步推进土地流转,形成适度规模种植,走规模化种植、集约化经营、产业化发展的道路。